手机版 拱手聽命網
六大茶山:俯仰之間都是曆史刻痕
清然
“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大茶山最早的文獻記載是1729年清代雍正七年清朝大學士鄂爾泰等監修的《雲南通誌》,1756年清代乾隆三十年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南詔備考”記載:“普洱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蠻磚者較勝”。1799年清代嘉慶四年檀萃在出任雲南祿勸縣知縣時寫就《滇海虞衡誌》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裏,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1826年清代道光年間經學大師阮元的兒子阮福在25歲那年寫就的《普洱茶記》是現今有關普洱茶和六大茶山流傳最廣泛中國茶史最著名的文獻記錄,“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福來滇,稽之《雲南通誌》,亦未得其詳,但雲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蠻磚者味最勝”。
六大茶山之所以名冠天下隻源於清代普洱茶的“天朝瑞貢”的貢茶身份,現如今,以瀾滄江為界,江外六大茶山南糯、賀開、猛宋、景邁、布朗、巴達稱為“新六大茶山”,江內六大茶山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曼撒(易武)、攸樂(基諾)被稱為“古六大茶山”,歲月流逝,曆史上著名的號級茶,如乾利貞宋聘號、黃記同昌號等等,都是以六大茶山的原料製茶,其中曼撒“易武正山”名頭最響,但曆史上最具政治地位的還是倚邦,一它是從明代隆慶四年直至清代光緒末年的六大茶山的政治經濟中心,二是近千畝曼鬆皇家茶園所在地,作為小葉種普洱茶的倚邦茶具備獨特魅力。
時光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無論是新六大茶山還是古六大茶山,都是愛茶人追求完美茶湯的寄托所在,說到底,曆史上的古六大茶山終歸是石屏人的茶山,曆史進程完成的如此完美,隻能在“雲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烤著賣”緬懷”為今世留存下來的六大茶山百年號級茶的石屏人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