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八屆“銀華基金杯”新浪理財師大賽全國總決賽已順利落下帷幕。新浪財經將采訪今年的個人賽十強選手,做客《理財師說》訪談欄目,分享他們的理財幹貨與理念。
本期對話嘉賓:張道林
人物簡介:南京分行理財師,AFP金融理財師持證人,2024年易方達中國金融理財師大賽“中國百佳金融理財師”。有多年金融行業經驗,具備豐富的金融業務知識,熟知各項金融產品,擅長資產配置,保險傳承,稅務規劃,能根據市場變化以及客戶個人情況,提供專業的個性化的金融服務。

財富理念:以專業致初心,以初心致未來。
寄語本次大賽:2024新浪理財師大賽,以夢為馬,薈聚新浪,財智啟航,共繪財富藍圖。
以下內容基於采訪整理。
房貸利率下調,是否適合購房需要多維分析。
一、房貸利率下調的背景
1. 宏觀經濟政策導向
近年來,為了穩定經濟增長,各國央行往往會采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房貸利率下調是其中的一個表現。通過降低房貸利率,可以刺激居民的購房需求,進而帶動房地產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如建築、裝修、家電等,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拉動作用。
2. 市場供需關係
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為了促進房屋銷售,金融機構會下調房貸利率以吸引購房者。
二、買房成本降低是否意味著房地產春天來了
1. 正麵因素
購房需求釋放:房貸利率下調確實會降低購房者的還款壓力,對於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購房者來說,這是一個較為有利的時機。更多的人可能會考慮進入市場,從而帶動房屋成交量的上升。
市場信心提升:利率下調往往被視為政策利好,會提升市場參與者的信心,開發商可能會加快項目開發和推盤節奏,購房者也會更積極地看房選房。
2. 負麵因素
經濟基本麵:如果整體經濟形勢不佳,居民收入預期不穩定,即使房貸利率下降,購房者也可能會持觀望態度。因為他們擔心未來的還款能力。
房價走勢:如果房價仍處於下行通道,即使利率下調,購房者也可能會等待房價進一步下跌,以獲取更大的性價比。
三、目前是否是購房好時機
1. 剛需購房者
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如果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且目前的房貸利率確實處於較低水平,那麽可以考慮購房。因為剛需購房者主要是為了滿足自身居住需求,不必過於擔心房價短期的波動。
2. 投資型購房者
投資型購房者需要綜合考慮更多因素。除了房貸利率外,還需要關注城市的發展潛力、人口流入情況、土地供應情況、政策調控方向等。如果僅僅是因為利率下調就盲目進入市場,可能會麵臨投資風險。
投資者要利用金融科技增強信息獲取效率和風險評估能力。
一、金融科技對投資者理財方式和行為習慣的改變
1. 便捷性提升
在線交易平台:金融科技使得在線交易平台更加普及和易用。投資者可以通過手機應用或網頁端輕鬆進行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產品的買賣操作,無需前往實體營業廳。
24/7服務:許多金融科技平台提供全天候服務,投資者可以在任何時間查看自己的投資組合、進行交易,不受傳統交易時間的限製。
2. 信息獲取與分析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的投資建議。通過分析,這些平台可以預測市場趨勢,幫助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實時數據更新:投資者可以實時獲取金融市場數據,包括股價、匯率、利率等,及時了解市場動態,調整投資策略。
3. 降低成本
低交易費用:許多金融科技平台的交易費用相對較低,甚至有些提供免傭金交易,這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使小額投資變得更加可行。
自動化理財服務:例如理財顧問(robo - advisor),通過算法為投資者提供低成本的理財規劃和資產配置服務。
二、投資者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優化投資組合
1. 多元化投資
資產配置工具:金融科技平台通常提供資產配置工具,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輕鬆實現多元化投資。例如,通過一鍵操作將資金分散到不同類型的基金、股票和債券中。
2. 風險評估與管理
風險評估問卷:許多平台會提供在線風險評估問卷,幫助投資者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而調整投資組合。
實時風險監控:利用金融科技,投資者可以實時監控投資組合的風險狀況,當市場波動較大或投資組合偏離預期時,及時收到提醒並進行調整。
3. 長期投資規劃
目標設定與跟蹤:投資者可以在金融科技平台上設定長期投資目標,如退休規劃、子女教育基金等,並通過平台提供的工具跟蹤目標的實現進度,定期調整投資策略以確保目標的達成。
因此,金融科技通過提升便捷性、改善信息獲取與分析能力、降低成本等方麵,深刻地改變了投資者的理財方式和行為習慣。投資者可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提供的各種工具和服務,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實現更加科學、高效的投資理財。
中年群體投資更應重視長期投資與收益的穩健性。
2025年市場預計存在波動性,中年群體在投資100萬資金時,需要綜合考慮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資產配置、投資標的選擇和投資策略等多方麵因素,確保投資組合在穩健性和收益性之間取得平衡,實現長期的投資目標。
1. 風險承受能力評估
年齡與投資目標:中年群體通常接近退休年齡,投資目標可能包括為退休生活儲備資金、子女教育基金等。因此,投資應更注重穩健性,但也需要考慮一定的收益性以應對通貨膨脹。
收入穩定性:評估個人或家庭的收入穩定性,確保投資不會因短期資金需求而被迫贖回,造成損失。
2. 資產配置上多元化投資
股票投資:選擇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股票,降低行業和地域風險。例如,除了投資國內股票,還可以考慮配置一些國際知名企業的股票。
債券投資:包括國債、公司債券等,債券收益相對穩定,可作為投資組合的穩定器。例如,購買長期國債可以鎖定一定的利率收益。
其他資產:如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黃金等。REITs可以提供穩定的租金收益,黃金具有保值功能,在市場不穩定時可對衝風險。
3. 投資標的選擇
基本麵分析:關注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現金流狀況等。例如,選擇盈利能力強、負債合理的企業股票。
行業前景:選擇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如新興的科技行業(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醫療保健行業等。
宏觀經濟因素:1)利率走勢: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下跌,股票市場也可能受到影響。投資者需要根據利率走勢調整投資組合。2)通貨膨脹率:高通脹時期,實物資產(如房地產、黃金)可能表現較好,而固定收益類資產的實際收益可能下降。
4. 投資策略
長期投資:對於中年群體,建議采用長期投資策略,避免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例如,通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如指數基金),實現長期資產增值。
短期交易:如果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適當參與短期交易,但資金比例不宜過高。例如,利用技術分析進行股票的波段操作。
根據市場變化和個人情況,定期(如每年或每半年)對投資組合進行評估和調整。例如,當某一資產漲幅過大,占投資組合比例過高時,可以適當減持,重新平衡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