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一線銷售的一年:有“黃牛”退場,有代理商破局

2024年已進入倒計時,白酒行業期待中的“開門紅”卻仍未熱絡展開。今年仍未消化完的庫存,和對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讓經銷商對接下來的備貨產生了猶豫。

在過去的一年裏,一些白酒銷售從業者黯然離開了這個行業,他們中有想要淘金“醬酒熱”的跨界人士,也有曾一晚就賺上萬的“茅台黃牛”;而在投機心態之外,也有不少深耕行業的銷售人員正在改變打法,在企業團購和應酬用酒下降的環境裏,通過新場景的開拓尋找機遇,維持業績。

中國酒業協會在剛剛發布的《2024中國白酒產業發展年度報告》中提出,明年是白酒產業進入到轉型重塑的關鍵一年,行業將不再以增長速度看優劣。2024年,白酒行業加劇分化,在來年的轉型到來之前,縮量市場在殘酷地大浪淘沙。

投機落幕

“本以為白酒是穩賺不賠的暴利行當,入行才知水太深。”王勝意滿心懊悔。2022⠥𙴯𜌤𛖧ˆ𖨦ꦊ•身某醬香白酒經銷,彼時正值“醬酒熱”,想著能大賺一筆,卻未料熱潮迅速退去。2023⠥𙴩€𒧚„貨至今滯銷,無奈隻能虧本離場。

王父代理的白酒,看似融合兩家頭部酒企關鍵字,實則是傍名牌的白牌產品。網友們在評論區紛紛指出,當下酒類市場格局穩固,新品牌難有立錐之地,若無客群積累,經銷商極易淪為“韭菜”,壓貨即死。

王勝意一家的遭遇頗具代表性。他父親本從事服裝生意,逢年過節采購白酒用於宴請、送禮,見熟人在茅台鎮貼牌代工的醬香白酒2021⠥𙴥ƒ𙦠𜩣›漲,中等品質基酒供應價從百元左右一斤翻倍,便動了入局的心思。

2022年,醬酒狂熱,茅台鎮酒廠合作門檻極高,王勝意父子以年拿1000萬元貨量拿下代理權。起初銷售尚可,周邊老板、熟人囤酒,第一年收支勉強平衡。然而,2023年春節一過,動銷放緩,下遊分銷商庫存積壓,更糟的是,業外經銷商甩貨套現,價盤體係崩塌。

2024年,飛天茅台散批價從年初近2800元/瓶暴跌至逼近2000元/瓶,中間商利潤大減,不少“黃牛”紛紛出局。曾靠倒賣茅台酒日賺上萬的李興如感慨,如今茅台價格下滑,生意難做,已轉行。聽聞端午後茅台降價太快,部分大黃牛為攏住客戶,還得補給買家差價,資金鏈脆弱的更是砸盤甩貨、卷款跑路。

茅台降價促使醬酒市場回歸理性,也有人早嗅危機,全身而退。有著十年白酒銷售經驗的李鐵林,在醬酒熱、價格上漲之際,因嫌成本高、投資重資產風險大,果斷放棄貼牌生意。

“很多人以為白酒市場是這兩年開始下滑的,其實疫情之前我就隱隱覺得不對。醬酒熱期間大酒商動不動就要做10億大單品,我覺得酒還是很傳統的東西,並且無論投資酒廠還是在自己手裏壓存貨,都挺重資產的,並不適合像互聯網一樣大規模推廣複製。”李鐵林告訴記者。

李鐵林慶幸當時憑借從業直覺及時抽身。現在回頭想來,他覺得當時退出的決定並不隻是運氣,而是來自從業多年的敏銳直覺。

產能淘汰

白酒行業寒潮不僅席卷貼牌商、代理商,更波及上遊中小酒廠。

賴興文在茅台鎮經營酒廠,近來廠裏銷售人員頻繁離職,主因是收入大不如前。

因前兩年產酒庫存積壓,賴興文的酒廠今年停產新酒,製酒工人崗位隨之減少。“行情好時,月入五六萬,如今普遍幾千塊,若整月無訂單,底薪僅1500⠥…ƒ。”賴興文無奈說道。

今年8月,界麵新聞走訪茅台鎮,中國酒文化城門口的楊柳灣商業步行街,醬香白酒銷售門店鱗次櫛比,店員們賣力招攬遊客免費試酒,可工作日上午和傍晚,店內顧客寥寥。全無2020年左右時酒廠門口排隊求購、住宿一房難求的局麵。

酒仙網創始人郝鴻峰曾透露,茅台鎮半數酒廠已停止下沙生產新酒。對此,力天酒業研究員副董事長張鋒表示,雖說茅台鎮下沙具體數據難辨真偽,但去年起醬香白酒生產企業下沙就極為謹慎,行業困境確鑿無疑。

賴興文的酒廠規模雖小,僅24口標準窖池,年均產近200噸醬香白酒,年經營成本卻達八百萬。酒廠主要為大酒廠供基酒,兼做少量貼牌產品。今年下遊動銷遲滯,大酒廠要貨量銳減,銷量僅為去年四分之一,價格腰斬。

賴興文算了一筆賬,每個窖池年均投料成本約30萬元,還有人工、水電、排汙等開支,醬酒存5年才銷售,每噸年存儲費近千元。缺乏現金流支撐,停產實屬無奈。他聽聞,茅台鎮部分小酒企庫存比高達10:1,即生產1000噸的酒卻隻能賣掉100噸。這樣的酒廠通常缺乏自己的品牌和穩定客群,甚至可能存在生產質量良莠不齊的情況。

在茅台鎮,不少釀酒人相信品質優良的醬酒仍然有機會,比如前述采訪人張鋒在茅台鎮經營的酒廠今年全部下沙,並且明年開始二期建設。

不過,就像郝鴻峰所說,“此輪白酒低穀期尚未到底”。酒類產業產能過剩,老齡化趨勢下消費者對白酒的消費需求減少,商務活動減少,以上三大因素的持續存在使白酒行業在2024年很難發生逆轉、突飛猛進。

當需求明顯下降時,將有更多生產企業麵臨淘汰。

老兵轉型

“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複返。”白酒一線銷售人員紛紛感慨。在投機退潮後,諸多深耕行業的從業者逆境求變。

王林,一位區域名酒品牌銷售人員,從業十多年,今年業績首次“難產”。“2023年業績8000萬元,完成率110%,今年領導把任務提到1.1億,可到12月初才完成七千多萬,我拚盡全力讓經銷商配合,在年底衝到8100萬,也算有個交代。”王林向界麵新聞記者訴苦。

“今年都不好做,尤其是大商,現在想讓經銷商打款,特別費勁。”王林對接的一位大商,在2024年年初信誓旦旦立下某款酒36000箱銷售任務軍令狀,結果截止到上個月也就完成了四分之一,年底再努努力爭取能完成年初計劃任務量的二分之一。基於這樣的情況,大商們對2025年的拿貨量更加謹慎。

為保收入,王林另尋他法。以往靠品鑒會拉訂單,如今客戶進貨意願低,參會積極性差。好在王林從業多年,積累一批以40至50⠦�𘭥𙴧”𗦀秂𚤸𛧚„忠實客戶,多為科級體製內或離退休基層領導幹部、小企業主,他們人脈廣,或是分銷商,或是潛在客戶“引路人”。

王林還私下售賣高端酒水滿足客戶需求。雖然王林公司是銷售二線醬酒,但有一些客戶仍有購買高端酒的需求,因此他也會通過自己的關係進貨賣給客戶。但今年以來推銷的重點已經從名品白酒轉向名品黃酒。

“我自己會去酒展上找到一款高端黃酒,因為客戶現在健康意識增強,喝不動白酒的時候就想試試低度的黃酒。這類名品白酒利潤薄,若客人預算不夠買茅台又想喝高端酒,我就推薦這款正在打市場、對酒商利潤空間大的黃酒”。王林說。

酒業“老兵”李權同樣在求變。從業十餘年,他手中銷售份額曾側重煙酒店,後因拿下企業團購采購業務,重心轉移。“那時候拿下幾個大企業團購,意氣風發,覺得煙酒店單店拿貨少、維護麻煩,就交給新同事,自己主攻團購。”

但2023年起,企業商務宴請、禮品采購預算大減,團購訂單銳減,大客戶甚至砍掉白酒采購。反觀煙酒店,雖單店出貨少,好在網點多,片區零售端全年銷量穩定。王林如今頻繁巡店,幫老板運營線上私域,老板們也樂意推廣他的產品,零售端業績還略高於去年同期。

王林和李權都深感,如今客戶維護愈發精細、繁雜。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2024年,名品白酒下沉,擠壓區域酒空間。鄉鎮白酒銷售避開鋒芒,發力宴席場景。利辛縣天誠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郝嘉男巧用當地宴席推廣。此前,古井在利辛縣城買斷多數優質終端,鄉鎮投入少,而鄉鎮宴席看重品牌,能帶動禮品、即飲消費。郝嘉男估算,上半年在利辛縣辦1013⠥ 𔥮𔥸�Œ馥合香占40%以上,自己代理的金種子營收有望超過去年的400萬元。

在這場行業巨變中,酒企也各尋生機。大廠紛紛加注研發,探索低度酒、健康養生酒,迎合年輕與健康消費潮流。某知名酒企新推低度果味白酒係列,半年銷售額破5000萬元。數字化營銷也成行業標配,貫穿生產、銷售全流程,酒類新零售品牌則布局線上線下即時配送。多家酒企在2024年提出廠商命運共同體的說法,減少下遊壓貨,共同清理庫存、促進動銷。

“白酒存量競爭雖激烈,但市場夠大,仍能養活一代用心耕耘的白酒人。”王林堅信。

(應被訪者要求,文中王勝意、李鐵林、賴興文、李權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