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 [漢] 東漢時期名臣、學者 (91~172) 胡廣(91年―172年4月17日),字伯始。南郡華容(今湖北監利)人,東漢時期名臣、學者。初舉孝廉,後中策試第一,授尚書郎。曆任尚書仆射、汝南太守、大司農、司徒、太尉等職,因擁立漢桓帝有功,被封為安樂鄉侯。漢靈帝繼位後,拜司徒、錄尚書事,陳蕃遇害後,又接替其任太傅。熹平元年(172年)三月初八(4月17日),胡廣去世,年八十二,諡號文恭。其追贈及葬禮規格,為東漢中興以來人臣之最。胡廣博學多聞,史稱“學究五經,古今術藝畢覽之”。他在前人學術成就的基礎上,作《百官箴》四十八篇,為後人研究漢朝官吏製度留下了寶貴資料。他在選舉上主張“選舉人才,無拘定製”。在梁冀專權時,他與黃瓊一柔一剛,反對梁冀專權。……[詳細] |
裴綸 [明] 裴綸(?~?),字景宜,湖北監利人。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辛醜科曾鶴齡榜進士第三人。�ヅ崧諡�父裴璉,官刑部侍郎,廉介不阿,晚節足為世觀。裴綸高中探花後授翰林編修,在翰林史館被同輩所推服。宣德七年(1432)三月,以九年任滿升為翰林修撰。後以侍養父母為名歸鄉。正統年間,應詔複入翰林。正統十二年(1447)英宗下詔,命裴綸、杜寧、劉儼、商輅、陳文、呂原等十人入東閣專習製誥,由宣德八年(1433)癸醜科狀元曹鼐教習。當時正是宦官王振擅權,裴綸一向與侍講劉球相友善,劉球上疏-王振,王振矯旨將其害死。王振本也想治裴綸的罪,但有一天,皇上忽然問起“裴綸奚在?”王振遂不敢再行加害。景泰初年(1450)……[詳細] |
申包胥 [春秋戰國] 春秋時楚國大夫 (前540~前450) |
魏國運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14~2017) |
薛少卿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10~1991) 薛少卿(1910―1991)湖北省監利縣人。出生於貧農家庭。7歲父母雙亡,給地主打短工、長工。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1932年被打成“改組派”,許多老同誌哭著為他求情,說他是個孤兒,出身苦,作戰勇敢機智,才被免於一死。1933年經賀龍、關向應親自過問和關懷被解放,調反帝大同盟縣青年部工作,任共青團鄉支部書記,反帝大同盟縣青年部部長,紅二方麵軍政治部沒收委員會副主任、武裝動員科科長。參加了湘鄂西、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政治部-部部長、組織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遼北軍區……[詳細] |
李彩雲 湖北漢劇旦角 (1873~1950) 李彩雲,(1873―1950),男,湖北漢劇旦角。湖北監利人。生於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幼讀私塾,酷愛漢劇,棄學從藝,拜李四喜為師,習“四旦”。天資聰穎,表演形神俱佳。光緒十九年(1893年),在漢口大福興班登台即顯露頭角。1916年,為配合反袁(世凱)鬥爭,請鄧天瀾編寫時裝漢劇《蔡鍔脫險》,與其弟子黃桂卿連演數十場。1920年隨同餘洪元進京義演賑災,受到好評。李身材魁梧,但妝飾登場,秀麗雅致。嗓帶沙音,但巧於運氣改轍,沙中見雅,別具一格。在《士林祭塔》中飾白素貞,大段反二黃慢三眼,放腔有致,收腔悲泣。1928年京劇名角程硯秋來漢演出,常觀李彩雲演出《落花園》等劇,佩服其反二黃唱腔藝術。 漢劇……[詳細] |
夏紅民 夏紅民,男,漢族,1961年12月出生,湖北監利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高級農藝師。1978年10月至1982年08月,華中農學院植物保護係植物保護專業學習;1982年08月至1984年06月,任農牧漁業部農業局植保處幹部;1984年06月至1988年04月,先後任農牧漁業部辦公廳秘書、科員、副處級秘書(其間:1987年04月至1988年04月,掛職任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扶貧辦副主任);1988年04月至1989年08月,任農業部辦公廳扶貧辦副主任、部長辦公室副處級秘書;1989年08月至1990年11月,任農業部綜合計劃司區域開發處負責人……[詳細] |
李佑才 ⠂ ⠠李佑才,男,1951年11月生,漢族,湖北監利人。大學學曆。⠂ ⠠197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8年3月至1971年3月,-特種兵108團4營13-士、班長。⠂ ⠠1971年3月至1972年3月,七機部066基地萬山廠設備科幹部。⠂ ⠠1972年3月至1975年11月在中南礦冶學院金屬材料係學習。⠂ ⠠1975年11月至1985年10月,先後任066基地萬山機器製造廠機動處技術員、黨支部……[詳細] |
朱材哲 [清] (1759~1869) 朱材哲(1759~1869),字梓良,號丹園,荊州市監利縣人,道光八年(1828年)渡海至台灣任噶瑪蘭廳通判。任職期間,大興教育,改造水利,辟荒造田,從家鄉將辣椒、棉花引種到當地。又任台灣淡水縣同知,後升任台灣府知府。化解當地閩、粵兩地移民的大規模械鬥,萬民安居。清鹹豐九年(1859年),因老母病逝,去官還鄉。台灣父老以他在當地給百姓造福30餘年,特為其“立生祠”以致旌表。……[詳細] |
陳勇 陳勇 (1963~)筆名秋水。湖北監利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湖北電大中文係。1982年進湖北監利化肥廠,1992年進湖北監利司法局。1995年開始發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在水一方》、《送你一束康乃馨》、《楓葉紅了》、《情人河》等小說集九部,《聲音》、《號角》、《鼓手》、《帶刺玫瑰》等評論集四部。《魚鷹》、《老人與狗》、《神秘的派克鋼筆》等幾十篇作品獲全國大獎,《老人與狗》入選《中國新文學大係・微型小說卷》(1976―2000),13部專著均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詳細] |
李萍萍 李萍萍 (1968~)http://www.chinawriter.com.cn 中國作協會員女。湖北監利人。199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係劇作專業。曆任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編導,北京靈鴿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想您,輕輕回眸》、《透風的窗》、《千千祝福》,電視劇劇本《小鎮人》(上、下集)、《衷情小人物》(上、下集)。……[詳細] |
李紹珊 李紹珊 (1935~)湖北監利人。中共黨員。1949年參軍,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1952年調海南島,在海軍榆林基地守海20年。1971年轉業貴州。1984年任省地礦局宣傳部長,創辦地質文學刊物《杜鵑花》並兼任主編。20世紀50年代開始音樂創作,先後作曲600餘首,30多首在中央及省市廣播電台播出,近30首在全國及省內獲獎。1978年開始寫作,共創作散文、隨筆300多篇。200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淡草集》、《歲未集》、《李紹珊歌曲集》,專著《桃花六記》(合著)。《淡草集》獲省“新長征”文學創作一等獎,《歲未集》獲全國第三屆中華寶石文學獎。創建的新型藝術――微觀地質藝術,被中宣部授予優秀作……[詳細] |
劉愛平 劉愛平 (1959 ~)湖北監利人。中共黨員。1981年畢業於湖北航運學校,1991年又畢業於湖北大學。曆任湖北省航運公司幹事,武漢市《幸福》雜誌。幸福雜誌社社長、總。武漢市作協合同製作家。1989年開始文學創作。200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青春十字架》、《罪女》、《大漢口》、《繁華城》,長篇紀實文學《中國:都市的困惑》,《熱土英才》、《中國的假洋鬼子》、《職業不是太陽》等,中篇小說《遠鎮》、《閃電》等,電視劇劇本《情債》、《危險年齡》、《四個嫌疑犯的自白》。長篇紀實文學《熱土英才》獲全國第四屆青年優秀讀物二等獎。……[詳細] |
王遐舉 (1909~1995) 王遐舉(1909~1995),荊州市監利縣人。1931年於武昌中華大學肄業,曆任小學、中學教師,部隊書記官,湖南祁陽紡織廠辦事處主任,湖北省府編譯室編譯員,長沙《國民日報》、資料室主任。建國後定居北京,在文化部戲曲改進局工作,1953年至1969年於中國戲曲研究院從事舞台美術研究,1976年起於中國美術館展覽部從事書畫工作,為研究館員,曆任中央文史館館員、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中山書畫社副社長、民革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等職。其專著有《中國戲曲布景》、《中國古代劇場》,以及《中國戲曲布景與民族傳統繪畫》等論文,書法作品遠播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國,被世人譽為中國當代“書畫……[詳細] |
鄭楚光 ⠂ ⠠鄭楚光,男,1945年2月生,漢族,湖北監利人。博士研究生學曆。⠂ ⠠1987年6月加入九三學社。⠂ ⠠1962年9月至1968年7月,華中工學院動力係學習。⠂ ⠠1968年7月至1978年9月,省電力公司技術員。⠂ ⠠1978年9月至1986年7月,華中工學院動力係碩士研究生、講師、博士研究生。⠂ ⠠1986年7月至2005年1月,先後任華中理工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詳細] |
李春田 (1904~1981) 李春田,原名張家斌,男,漢族,1904年生,湖北省監利縣汴河鄭拐村人。家貧,讀私塾5年。1928年1月參加洪湖赤衛隊,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中共監利上車中心區委書記,孫市特別區委書記,湘鄂西省委巡視員。1932年,派往蘇聯列寧學院與共產國際無線電學校學習。1935年作為中央代表團做機要工作。1940年在延安任中央農委秘書長。1941年任大青山騎兵支隊交通站主任。在任期間,他突破日寇-,穿越大戈壁,打通國際交通,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艱巨的任務,受到毛澤東、任弼時的讚揚。1943年,調任陝甘寧邊區禁煙督察處政委,後為大連市委委員及中蘇遠東電業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建國後,曾任湖北省工商廳副廳……[詳細] |
熊自仁 熊自仁,現任南京軍區副政委,中將,1943年生,湖北省監利縣人,大專文化程度。1962年參軍,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解放軍士兵、班長、營部書記、連隊指導員、團宣傳幹事、副科長、科長、團政委、師副政委、政委,軍政治部副主任、廣西軍區政治部主任、廣西軍區政委。1994年調任解放軍駐港部隊政委。1999年任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熊自仁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立三等功。1983年,熊自仁擔任師政委,進北京政治學院學習一年。畢業後調任某軍政治部副主任。一年後調任某師任政委8年。其中兩年多該師未配師長,他一肩雙挑。他為探索新時期部隊如何開展政治工作,如何練兵習武等,嘔心瀝血,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1……[詳細] |
鄭明甫 (1923~2015) 鄭明甫,1923年7月出生,湖北監利人,1943年2月參加革命,194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曆任鄂豫邊區三分區江陵縣委工作隊隊員、隊長,張土中心鄉(小區)鄉長,鄂豫邊區隨縣閣河中心鄉鄉長、紫善自治鄉鄉長;湖北省新洲縣第五區區長;三七團七連文化教員,皖西舒六縣東西溪區區長;原六南縣蘇家埠區區長、縣政府秘書,六安縣人民政府民政科長,六安地方宣傳部副科長、科長,壽縣縣長、縣委書記、書記處第二書記,六安師範專科學校副校長、黨委書記,壽縣縣委副書記、代書記,響洪甸水電站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六安縣革委會主任、縣委書記;六安地委常委、縣級六安市市委書記;六安行署副專員,六安行署顧問,1990年3月離休。……[詳細] |
徐至炎 徐至炎(?~1958),湖北省監利縣人。民國6年進入嶽陽樓,20世紀50年代初離開,在嶽陽樓住了30多年,是嶽陽樓的最後一位道士。他身居斯樓,朝夕焦思,認為自己對於保護嶽陽樓“身負重責”。民國21年,蔣介石第三次登臨嶽陽樓。徐至炎趁機苦求蔣介石“維持名勝,恩賜重修”,促成蔣介石下令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撥款重修嶽陽樓。27年,嶽陽城為日軍所陷。日軍多次囚禁、砍傷徐至炎,但他堅持多方交涉,死守斯樓。35年3月,他向國民政府行政院和湖南省政府寫出稟帖,呈述嶽陽樓“破壞難堪”的情形,請求湖南省政府主席吳奇偉“維持勝跡,提倡發起籌捐巨款,修葺斯樓,造成國新樓新之紀念。”未準。37年春,狂風作惡成災,嶽陽……[詳細] |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文章发布:2025-07-05 07:53:10
评论列表
三星進軍玻璃基板市場,借以強化整體半導體製造競爭力
索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