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在法國闖蕩天下的溫州青年程誌平來到加蓬的讓蒂爾港販賣瓷器,原本打算再回歐洲,卻因誤了船期而留在了當時還是法屬殖民地的加蓬。沒有工作的程誌平剛巧遇到一家法國麵包房的師傅病故,便去應聘烤製麵包,老板感覺程誌平三字發音拗口,便按照法國人的習慣稱他為“平”。 三年後,程誌平圖謀發展,搬遷到讓蒂爾港以南150公裏的埃丁布埃州首府翁布埃鎮。埃丁布埃州是一個楔形半島,直插大西洋,半島東麵是瀉湖,西臨大海。憑借捕魚和伐木,程誌平很快成為這裏最能幹、最有本事的人,並且娶了當地米耶內族首領的女兒為妻,正式在加蓬安家落戶。
後來,程誌平在翁布埃鎮有了兒子,當地人稱呼這個孩子叫“平的兒子”。孩子滿月時,程誌平尊重妻子天主教的習俗,帶他去教堂接受洗禮。神父為孩子起了一個教名“讓”。讓・平的名字由此被人叫起來。
上世紀50年代初,在一場全球性的市場危機中,西方公司大舉裁員,而程誌平卻沒有舍棄一個工人,而是和當地工人共渡難關。危機過後,西方很多公司招不到人複工,而程誌平的公司憑借不離不棄一舉成為加蓬木材業的龍頭老大。致富後的程誌平更是幫當地百姓修路、買渡船、蓋醫院……因而被當地的老百姓親切地喊成“平父親”。
程誌平憑借自身優越的才幹和妻子的幫助,走入政界,愛丁布埃州(ETIMBOUE)州人民選他做州議會議長,一連兩任。
當地人都覺得程誌平是個大好人,後來選他為市長(這個市長相當於那時候所有活動的主席,有點像一個地區,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市長)他同意了。程誌平在擔任這個職位後,而且不要工資免費為大家服務,就這樣即要做生意,還要為民眾服務,因此身體透支於1985年去世,那年程誌平71歲。葬禮上他受到了國葬的禮遇,胸前佩戴總統第一勳章。
兒子讓・平大學畢業後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是進入了政壇,先後擔任國家總統顧問,外交部長,現任非洲聯盟(非盟)委員會主席,他一直致力於調解非洲各國之間的紛爭,直到今天讓・平始終沒有忘記父親一生對自己的教導和對自己政治生涯的影響,他當然也有理由自豪地說我父親是中國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1996 - 2019 從容應對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水碓子东路